奥拓游戏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大型游戏

文章内容

2030年游戏发展到什么程度_2030年游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zmhk 2024-05-31
2030年游戏发展到什么程度_2030年游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2030年游戏发展到什么程度的今日更新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它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了解它的最新技术。1.未来是手游发展空间
2030年游戏发展到什么程度_2030年游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2030年游戏发展到什么程度的今日更新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它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了解它的最新技术。

1.未来是手游发展空间更大还是端游?

2.逃跑吧少年2030年后会下架吗

3.电子竞技发展怎么样?

4.你认为未来游戏发展的趋势是怎样?

5.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

6.《游戏回顾之沙盒游戏发展史》

2030年游戏发展到什么程度_2030年游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未来是手游发展空间更大还是端游?

        ?我认为对于发展空间来说,手游的未来发展可能会更好一些。自从2010年后,智能手机进到中国市场。智能手机特性逐步完善,手游品质也在不断上升。

        ?根据现代社会碎片化时间运用和设备便捷性的特征,手游这一移动娱乐模式逐渐取代了端游,成为了目前主流的娱乐模式。根据以下几点我认为手游的发展空间比端游要好。

?手游市场规模很大,未来展望好

        ?中国的手游市场早已位居国际前列。2019年,中国玩家游戏中里的开支为3650万美金,和美国基本上差不多。中国和美国玩家的支出占全球游戏市场收入48%。

        ?此外,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运转的手游是世界上和中国市场主流的游戏。在手游充分发挥强悍的经济贡献层面,可以看出相比于端游,移动游戏的发展潜力很大。

?手游的操作、设备门槛低

        ?手游的应用场景简单,实际操作门槛比端游低得多,这也会促进手机游戏市场的增大和普及化。手游市场特别大,愈来愈完善,变成各大手机APP应用的比下榜单的常选。由于5G的崛起,中国以及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显著增长,而且手机市场之间的竞争和产品同质化,技术性成熟的减少了产品成本,加快了手游的快速发展。

        ?苹果公司一直是领域高端品牌的引领者。近些年,伴随着移动终端的兴起,也已经迫不得已依据市场要求发布中低端商品。另一方面,Android移动终端的手机产品平价、高性价比,占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市场市场份额。移动终端价格的降低为国内移动游戏产业和移动游戏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发展推力。

?社交软件的介入推流

        ?一般来说,手机游戏能用一个普通的即时通讯(QQ或者是微信)账号或是手机号码注册,即时通讯软件和手机游戏深度合作让手机游戏拥有更多的市场。在QQ和微信两个即时通讯软件的登录介入下,许多手游也脱颖而出。QQ和微信上的用户数量非常大,手游在这里登陆,有更高的社交媒体流量和参与用户量。

        ?即时通信已不再是简单社交软件,早已发展趋势成为一个具备游戏娱乐和社交功能的综合型移动智能终端服务平台。以腾讯官方、网易游戏为代表互联网企业首先上线了一系列游戏产品,揭开了休闲类游戏和移动游戏高速发展的风潮。在快节奏日常生活中,大家不会再局限于仅仅靠聊天、通电话和召开会议来维持人际关系。智能媒体时代的发展手游成为他们维持感情的重要手段。

?结语

        ?我认为手游之所以能够很多年屹立于时代发展,取决于其开发方式合乎网络时代,经营合乎用户心理,营销方法还能够在跟风的基础上自主创新。手机游戏可在诸多网络游戏中突围:一方面,参考网络游戏,与时俱进健全自己内容,更为省时省力。

        ?另一方面由于目标消费群体是青少年群体,因此在游戏内容、画风等设计方面都做了优化,以及在QQ、微信上的合作下吸引了大批游戏用户。总而言之,在互联网科技迅速腾飞以及快节奏、碎片化的社会时期,在诸多游戏中,手游是无疑最大的受益者。

逃跑吧少年2030年后会下架吗

       2030年和平精英还在。《和平精英》是由腾讯光子工作室制作的反恐军事竞赛体验类型的国产手游,该游戏于2019年5月8日正式公测。根据此游戏官网显示此游戏上市维持时间是永久的,因此到2030年游戏是还在的。

电子竞技发展怎么样?

不会。

       因为它已经成为一款经典的游戏,玩家们对它的喜爱程度极高,它也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将会被不断的发扬光大。

       它是一款解谜游戏,玩家要控制少年躲避敌人,解开各种谜题,拯救他的朋友,最终逃离这个险境。

你认为未来游戏发展的趋势是怎样?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腾讯控股(00700.HK);网易(NTES.NASDAQ);巨人网络(002558);英雄互娱(430127);完美世界(002624)等

本文核心数据:营收规模;用户规模;收入构成;电竞赛事关注热度

产业概况

1、定义

       电子竞技是指电子游戏比赛达到“竞技”层面的体育项目,利用电子设备作为运动机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智力和体力的比拼。电子竞技在我国起步较晚,属于特殊的体育竞技类项目,所包含的游戏种类较多,从MOBA对战类的英雄联盟到益智类的俄罗斯方块都属于电子竞技的范畴,从竞技特点来看,可以将电子竞技分为虚拟化的电子竞技和虚构化的电子竞技。从竞技形式来看,可以将电子竞技分为对战类电子竞技和休闲类电子竞技。

2、产业链剖析:涉及领域广泛

       目前我国电子竞技行业产业链涉及领域广泛。电子竞技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电子竞技游戏产业,包括游戏研发和游戏运营等,代表企业主要有腾讯游戏、网易游戏、巨人网络、完美世界等。

       电子竞技产业链中游主要为赛事运营、俱乐部与选手、电子竞技内容制作,其中电子竞技赛事运营是中国电子竞技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国内量子体育VSPN、香蕉游戏传媒、IMBA

       TV

       等成为近年发展较快的电子竞技赛事运营执行公司;此外,我国电子竞技代表性赛事主要有KPL、LPL、PCL等;主要电子竞技俱乐部有EDG、AG、IG、eStar等。

       电子竞技产业链下游以电子竞技直播、电子竞技媒体及其他衍生产品的内容传播为主,是电子竞技运动推广和产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性企业有虎牙直播、斗鱼直播、抖音、快手等。

产业发展历程:行业进入爆发阶段

       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增长期和爆发期四个主要阶段。欧美国家的电子竞技从20 世纪70

       年代玩家自发的游戏赛事开始,其游戏公会是现代电子竞技俱乐部的雏形。中国电子竞技起步较晚, 且主要受到20世纪90年代末华裔和留学生的影响才得以发展。

       1998年国内出现了一些非官方形式的赛事,但规模相当有限,尚不足以形成产业。随着1988年《星际争霸:母巢之战》(Star Craft:Brood

       War)作为一款即时战略游戏被引入中国以及1999年《反恐精英》发售,开启了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探索期,并迅速掀起了国内电子竞技游戏的第一股热潮。尽管未能形成稳定的电子竞技产业链,但这一阶段的探索为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迎接2009年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CG),2008年的成都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将电子竞技正式列为比赛项目,同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重新定义为中国78个体育运动项目,中国电子竞技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相对迅速,电子竞技赛事在国内很大程度上获得了官方的支持。

       中国电子竞技发展的第三阶段是由国内地方政府主动举办电子竞技国际赛事开启的,在此阶段,“电竞+电商”“电竞+ KOL”“电竞+

       版权运营”等产业形式进一步延伸了电子竞技产业链,围绕电子竞技赛事、电子竞技明星等打造的电子竞技产业生态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电子竞技实现了产业形态的多元化发展。

       2021年,电子竞技被写入《“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鼓励电子竞技与游戏游艺行业融合发展的政策背景和多元需求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必将获得更广阔、更健康的发展空间。

行业政策背景:“十四五”规划开始重视电子竞技的发展

       从2015年开始,我国开始重视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在《电子竞技赛事管理暂行规定》中,首次为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和规范。随后在《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多次针对电子竞技的发展提出相应的要求。2021年6月,在《“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再次针对电子竞技做出了相应的规划,提到促进电子竞技与游戏游艺行业融合发展。鼓励开发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

行业发展现状

1、2021年营收规模增速下降大幅,2022年上半年出现倒退

       2016-2021年,我国电子竞技行业营收规模及用户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20年,我国电子竞技行业在疫情冲击下反向增长,根据中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提供的数据显示,

       2020年,我国电子竞技行业无论是营收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中国电子竞技行业营收规模达到1401.81亿元,同比增长2.65%,增速大幅放缓,主要是由于整体游戏市场影响叠加疫情导致线下赛事活动减少。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行业营收规模达到764.97亿元,同比下降10.12%,疫情仍然是电子竞技产业收入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

2、用户规模增速逐渐放缓,2022年上半年同比略有下降

       2016-2021年,中国电子竞技行业用户规模逐年增长,2021年,中国电竞行业用户规模达到4.89亿人,同比增长0.27%。

       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为4.87亿人,同比略有下降。此趋势与游戏产业用户规模的变化相符,表明电竞行业用户规模增长红利几近消退,将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2、收入构成:电子竞技游戏收入占比最高

       从收入构成的角度来看,电子竞技游戏带来的收入最高,占比约83.29%;电竞内容直播收入占比约为13.96%,位居次席。赛事收入、俱乐部收入和其他收入占比分别约为1.24%、1.01%和0.52%。

       3、2021年电竞赛事关注热度最高

       根据新浪微热点研究院公布的数据,2021年电子竞技产业细分领域中,电竞赛事、电竞俱乐部和电竞直播三个领域的关注热度最高,其中,电竞赛事2021年全年热度指数达68.85,其次为电竞俱乐部,电竞直播领域热度指数位居第三,为60.79,同比增长81.74%。

3、移动及射击类电竞游戏为主要电竞游戏类别

       截至2022年上半年,在市面上全部的电竞游戏中,从游玩设备来看,手游的数量最多,达到34款,其次为端游24款,7款产品为多端游戏,另有3款电竞游戏产品是网页游戏。

       从游戏类型来看,其中射击类数量最多,占比达到26.09%;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MOBA)游戏的数量仅次于射击类,占比达到17.39%;体育竞技类游戏产品的数量占比达到10.14%。

4、线上电子竞技赛事办赛模式日益成熟

       疫情原因趋势电子竞技线上办赛模式日渐成熟,2022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赛事数量共举办62项,同比增长8.8%。此外,因疫情限制线下活动,约49%的赛事全程采用线上办赛,另有19%的赛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办赛。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上海综合评估位居第一,广东电竞企业分布数量最多

       2021年7月30日,2021全球电竞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在会上发布《2020年度全国电竞城市发展指数评估报告》,《报告》从全网舆论热度最高的50个城市中选取了30个电竞产业活跃度较高、规模体量不一的代表性城市,对其进行系统性指数评估,初步构建形成现阶段我国“电竞城市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在“电竞城市发展指数”的综合排名中,上海以78.7分位居第一,北京以70.9分位居第二,广州以69.7分位居第三。此外,成都、杭州、南京等新一线城市的电子竞技城市发展指数均位列前十,排名前十的城市中电子竞技产业布局情况整体发展较为均衡,表明国内各区域的电子竞技产业均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除上海的头部地位明显外,其他区域相对均衡,但同时也应警惕同质化等潜在问题。

       注:统计时间为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企业数量占比超过10%的地区有两个,分别是广东和上海。北京、海南、江苏、湖南、浙江和四川等地占比超过5%。由于广东省内深圳、广州两个地区电竞聚集效应明显,全省电子竞技企业占比达到18.20%,位居第一,排名第二的上海电子竞技企业占比达到10.09%。

2、企业竞争:腾讯、网易等大厂头部效应明显

       目前,我国电子竞技行业的主要企业包括腾讯控股、网易、巨人网络、英雄互娱(新浪旗下)暴雪软件开发(BLIZZARD)等。其中,腾讯控股旗下的游戏品牌“腾讯游戏”所涉及的电子竞技业务较为广泛,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电竞游戏都属于腾讯旗下的电竞游戏。另一个电竞行业巨头网易主要负责NeXT赛事转播。具体的中国游戏企业主要电竞业务布局如下:

3、俱乐部竞争:2021年度RNG电子竞技俱乐部最受舆论关注

       根据新浪微热点研究院对国内主要电竞俱乐部的热度指数进行的统计,2021年度,RNG电子竞技俱乐部最受舆论关注,热度指数达32.42。主要由于RNG作为老牌俱乐部粉丝底蕴雄厚,且2021夺得MSI冠军,话题持续不断。获得英雄联盟S11全球总决赛冠军的EDG电子俱乐部以28.56的热度指数排在榜单第二位,同比2020年热度指数上涨77.17%,

4、电竞赛事竞争: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占据2021年中国电竞赛事首位

       根据德本咨询、互联网周刊以及eNet研究院联调数据,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占据2021年中国电竞赛事首位,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位居第二,值得注意的是,排名前二的赛事的游戏项目均为腾讯旗下游戏。此外,DOTA2、和平精英、CS:GO、第五人格等游戏联赛均榜上有名。

5、电竞直播平台竞争:抖音、B站等中短视频平台快速进入行业赛道

       随着电子竞技行业愈发火热,游戏直播平台在资源和用户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快手、抖音、B站等中短视频平台,凭借自身优势快速挤入电子竞技直播赛道,游戏直播领域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从热度TOP5的直播平台来看,短视频平台占据三席,游戏直播不再以虎牙、斗鱼为主,呈现多样化发展。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十四五”期间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将爆发式增长

       2021年,电子竞技行业被写入“十四五”规划,足以说明我国对电子竞技行业的重视。未来,随着国家对电子竞技的宣传会使得人们对电子竞技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电子竞技行业的市场规模也会持续发展。前瞻根据往年数据以及未来我国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前景来看,2027年我国电竞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达到1.4万亿元左右。

——电子竞技行业具有五大发展趋势

       目前,电子竞技已经被写入我国的“十四五”规划,未来我国势必会出台更多的政策规范和支持我国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未来我国电子竞技行业主要有五大发展趋势,具体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

       依然是很多火爆很热门的,因为选择游戏已经满足了大部分人了,相当于是生活上的一部分。我们中国游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游戏市场和手机电竞市场迅速升温。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手游市场超越端游,成为中国最大的游戏细分市场。得益于手游的发展,手游电竞市场发展迅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竞行业市场展望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2017年国内移动电竞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62亿元。

一、游戏风格的进步

       超过终端游戏的市场规模。与此同时,国内手机游戏用户增长迅速,2017年达到2.9亿。今年上半年电竞市场进一步改善。报告显示我们2017年1月至6月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359.9亿元,同比增长43.2%。手游实际销售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100.6%占手游实际销售收入的31.4%。移动互联网超越PC互联网,引领新的发展趋势。

二、升级到手机端的方便

       有线互联网(又称PC互联网桌面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早期形式移动互联网(无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未来。PC只是互联网终端之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电子纸书)已成为重要终端,电视、汽车设备也成为终端,冰箱、微波炉、抽油烟机、相机,甚至眼镜、手表等可穿戴物品,都可能成为泛终端。

三、大部分游戏更畅快?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催生了新的应用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呈现出新的特点,平台和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内容授权、活动参与、活动执行、内容制作、内容传播等其中,国内游戏厂商逐渐加大了电子竞技产品的研发,目前国内移动电子竞技产品以自主研发为主。

最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游戏市场。

《游戏回顾之沙盒游戏发展史》

        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

        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1月6日,字节跳动投资了“李未可”。这个“李未可”是一个虚拟人。这也是2022年新年伊始的第一笔虚拟赛道上的融资。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

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1

        时隔十年,邓丽君再次以“真人”身份现身演唱。2022年江苏卫视跨年晚会舞台上,邓丽君宛若当初,目光柔和,微笑动人,和身旁的歌手周深一同深情演唱。和邓丽君一同到来的是,未来世界的想象。

        梅艳 芳也“复活”了。在数字王国北京工作室的虚拟人展示空间内,梅艳 芳与现实中的人共处一个空间,站在一个水平面上,大幅度地迈步走动展现自我,正如她当年的演唱风格。

        这些肤质逼真,表情灵动的“真人”虚拟人缔造者是数字王国(Digital Do-main)。他们活生生把影视视效般质感的角色拽出了虚拟,揉进了现实。“除了邓丽君,还有哪些虚拟人?”“技术关键是什么?”邓丽君事件点燃了不少现实人的好奇心,他们轮番找到数字王国一探虚拟人的究竟。

        1月7日开盘,数字王国(0547.HK)一度涨幅超14%。此前6日累计涨超50%。截至目前,报 0.98港元,涨7.69%,总市值42.42亿。

        数字王国是一家好莱坞独立视觉特效工作室。2016年,数字王国进军中国市场。《泰坦尼克号》、《返老还童》、《头号玩家》、《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及《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经典的视效均由数字王国操刀。知名编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为创始人之一。

        谢安是继卡梅隆以后的第六位数字王国CEO兼执行董事。1月6日,身在洛杉矶的谢安在原有紧锣密鼓的采访、会议安排下临时接受了经济观察报的采访。短短三十分钟,他展现了一番对虚拟人未来商业化的热情。

       

把邓丽君“复活”

        这不是谢安第一次把邓丽君“复活”。

        2012年,数字王国在Coachela(科切拉)音乐节贡献了一场震撼全场的演出。他们把说唱巨星Tupac“复活”了。当时Tupac和 Snoop Dogg,Dre献唱的《Hail Mary》和《2 of Amerikaz Most Wanted》视频一经上线,播放量就破百万,打破了YouTube单日最高点击率纪录。

        周杰伦看到后产生了一个想法。他联系到邓长富,也就是邓丽君的哥哥,并把自己大胆的想法告诉了对方。当时邓长富认为想法很好,但出于某些考虑并未立刻答应。不久后,周杰伦的经纪公司找到数字王国,开始真正落实――把邓丽君“复活”。

        那是谢安刚刚接任数字王国CEO兼执行董事的第一周。新官上任三把火,27岁就掌权的谢安决定执行这份意义重大的期待。

        当时手握制作奥秘的是**《返老还童》的视效团队。2008年,《返老还童》导演大卫·芬奇对主演有一份特殊的期待。他希望饰演本杰明·巴顿的布拉德·皮特和他自身的外貌特征必须全程在线。假设更换演员去诠释不同年龄的本杰明·巴顿,容易破坏观众对角色的情绪累积。这对于视效制作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借助数字王国提供的技术方案,艺术家根据布拉德·皮特的外貌设计了三种头部形象,采集了约120个真人表情,创造出了数以千计的外貌模型,再通过一帧帧地比较真人表演和表情数据的异同进行调整,如眼角变化和嘴角扯动等…后来这项技术也在《复仇者联盟》系列的“灭霸”身上有所体现。

        虽然拥有上述经验,但邓丽君的“复活”依然棘手。原因在于,在邓丽君之前,北美艺术家从未做过亚洲面孔,再加上要让邓丽君和周杰伦合唱,选曲还是她从没唱过的歌。

        操刀的还是《返老还童》视效团队,但并非简单地勾勒模型,而是加入了人工智能。当时参与项目的程序员和工程师会让机器大量的观看和深度学习邓丽君的演出视频。

        2013年9月,周杰伦“魔天伦”世界巡回演唱会台北站小巨蛋现场上,周杰伦与邓丽君的对唱让众人大开眼界。不过,当时的热闹仅限于技术的观赏性,商业化的话题尚未被归入重点。

       

疫情,艺人

        十年之隔,同样的邓丽君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市场反馈,谢安认为很大原因在于时代背景不同。

        此次江苏卫视跨年晚会虚拟邓丽君由陈佳担任配音//配唱。事实上,数字王国可通过技术让虚拟邓丽君与人们自主进行实时交互。只不过在2013年和周杰伦的对唱中,还没有交互需求,故而当时已能实现的交互技术最终没有得以呈现。这一次的江苏卫视跨年晚会,数字王国采用了实时操控,即更复杂的动作实时捕捉、渲染,时间成本相对较高。

        十年之后,代表虚拟世界的“元宇宙”一词火了。越来越多肉眼可见的虚拟人、VR实践让现实中的人们内心开始动摇:虚拟世界好像真快要来了?

        谢安说,过去两年疫情让人类活动的空间有了界限,在局限的范围内活动久了,难免会对虚拟世界产生向往,而虚拟人的迷人之处在于能提供丰富的应用畅想。

        过往很长一段时间,虚拟人主要在影视、音乐、游戏等文娱领域活跃,也很少走出屏幕。2017年,虚拟歌手洛天依借助全息技术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演唱会。但洛天依是虚构的卡通形象,并非真人。2021年10月31日,一个名为“柳夜熙”的抖音账号发布的首个短视频随即引爆内容行业。柳夜熙外表为一个古代装扮的女子。她在视频中与现代装扮的人们互动,自称会“捉妖”。但她距离鲜活的真人样貌还有一定距离。

        对于像数字王国这样的视效公司而言,“逼真”已不再是个大问题。借助全息技术,数字王国把特效中的虚拟人拽到现实,满足着疫情下**业的需求。

        除了原有的“复活”目的,如替身某位打星完成高难度动作,虚拟人还在解决他们无法现身好莱坞拍戏的问题,“因为税负太重,大部分**制作都不在好莱坞,现在都在新西兰、爱尔兰,甚至在伦敦。可疫情期间,明星们就算有私人飞机,到了当地还是要隔离。过往两年有大量的虚拟人代替了拍戏需求。”谢安说。

        2021年一整年,艺人频繁暴雷,代言品牌遭殃,虚拟人好像能派上用场。谢安的新目标就来自于此。除了“复活”过世真人、复刻演员之外,数字王国不再仅是提供制作技术,未来要自创虚拟人IP。

        “越来越多的需求是创造一个独立的虚拟人。他不会让自己的私生活影响品牌、**、歌曲的任何发行,也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不会变老,不会背叛你,去跟别人签约。而且他没有任何国际的限制,可以讲任何语言。”

        谢安预测,如果要实现人人都有自己的虚拟替身,并达到邓丽君那般高度还原的质感,还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融进教育、服务业

        谢安对元宇宙有自己的定义,即“这个时代的互联网”。他认为,在众多的构成要素中,虚拟人是关键。

        “冷战时期诞生的互联网,之所以能形成今天这样规模的体系,是因为它有巨大的社交功能。未来每个人在虚拟世界都有一个虚拟的替身,类似《头号玩家》里游戏玩家的设置。”

        涌入虚拟人赛道的玩家的确多了起来。1月6日,虚拟人“李未可”获得首轮融资,由字节跳动独家投资。在此之前,无论哪个行业,或多活少都能听到传来要布局虚拟人的声音。而“虚拟人”相关概念的上市公司也因这一词汇经历了股价的大起大落和蹭热点质疑。

        趋势不可挡。《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预计,2030年,我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而未来行业发展方向之一将是虚拟偶像化。

        虚拟人还能做什么?教育。“你能想象,如果是《冰雪奇缘》的艾莎公主在教小朋友学习英语,他能有多受到鼓舞吗?”谢安认为虚拟人未来能在教育市场上大展拳脚,“我们和投资公司在探讨的时候发现,很多年轻人学习语言过程中,出于不自信,不愿意去跟人练习一门自己不熟悉的语音。但当你跟虚拟人在练习的时候,这种担心可能会减少。”另外,谢安还谈到了虚拟人在服务业的广泛应用。区别于纯语音和机器,虚拟人的服务接近现实世界的状态。

        2021年2月,数字王国通过在卢森堡新近成立的附属公司DigitalDomainCapitalPartnersS.àr.l.(“DDCP”),完成了对教育科技公司asknetSolutionsAG(“asknet”)19%股权的收购。

        紧接着的5月,数字王国在教育科技上的布局再进一步,附属公司DigitalDomainCapitalPartnersS.àr.l.(“DD-CP”)完成了对娱乐与体育巨擘High-light Event & Entertainment AG(“HLEE”)少数股权的战略性收购。

        数字王国北京工作室的虚拟人展示房间内,虚拟人“小艾”由数字王国工作人员在背后操控。当被问到“能碰一下你吗?”时,小艾摇摇头拒绝了。这是因为中间有一个大约三米的全息投射屏给虚拟和现实的两类人造成了距离。而按照谢安的说法,这个全息屏幕可能会在不久后的将来完全消失,虚拟人随时出现在现实世界的每一处。那究竟会是怎样一种景象?

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2

        1月6日,字节跳动投资了“李未可”。这个“李未可”并不是一个真人,而是一个虚拟人。

        这也是2022年新年伊始的第一笔虚拟赛道上的融资。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李未可”这个IP隶属于杭州李未可有限公司,成立时间不过半年。

        本身虚拟人物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从第一个虚拟歌手“初音未来”于2007年出道算起,这个赛道也已经是一个15年的老行业了。只不过,后来随着AR、VR技术的成熟,二次元的虚拟人物开始变得更加立体、真实。

        比如,洛天依就曾登上了202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柳叶熙”几乎一夜之间爆红,靠着两分多钟的视频,一夜涨粉450万。

        对于虚拟人物的应用,并不只停留于娱乐。前段时间,虚拟学生华智冰正式加入了清华大学的学堂;微软小冰的虚拟人N小黑可以连续70天播报《每日经济新闻》;央视也宣布会在冬奥会上用虚拟主播播报新闻。

        尤其是在元宇宙这把虚火的加温下,虚拟人更是一下子涌进了现实世界。

       

破圈进行时

        虚拟人物发展的最为成熟的是泛娱乐偶像领域。2007年,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虚拟歌手“初音未来”诞生。

        当时的虚拟偶像的内核其实就是一个声音合成软件,因此尽管可以看到初音未来各种各样不同的人设与形象,但对资深粉丝来说,最有辨识度的还是她的嗓音。

        初音未来一面世就引爆了全球范围内的二次元粉丝,在多国举办的演唱会座无虚席。大部分人哪怕不了解她,也知道当年破圈的那首《甩葱歌》,如今在日本弹幕网站niconico上点击量已破千万。

        这个二次元少女偶像的影响力,丝毫不逊色真人偶像。初音未来已经在中国举行了多次巡演。上个《初音未来GALAXY LIVE 》巡演系列,就曾走过了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现在的初音未来已经坐拥全球6亿粉丝,身价已经超过百亿日元。

        初音未来的成功让国内也想如法炮制出自己的虚拟偶像。2012年7月,洛天依正式发布。她和初音一样,仍然是以VOCALOID系列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制作的虚拟形象,出道后的发展也以唱作歌曲为主。在2016年登上湖南跨年演唱会的舞台,第一次出现在了主流视野。2021年亮相春晚节目,更是将曝光度推至顶流。

       

        随着时代发展,虚拟偶像也衍生出了新的方式:通过面部捕捉、动捕技术将真人投射到虚拟形象上,屏幕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包括对话都完全出自真人。

        这也是目前最火热的一种模式,粉丝们形象地将虚拟形象称作“皮套”,而背后的扮演者则是“中之人”。在国外主要以vtuber(虚拟主播)的群体存在,传到国内后则逐渐开始产业化与偶像团体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乐华娱乐旗下虚拟偶像女团“A-SOUL ”。

       

        A-SOUL于2020年11月以“乐华娱乐首个虚拟偶像团体”名义出道,成员由五个虚拟女孩组成,每个形象背后都有专属的中之人扮演。

        出道仅仅十个月后,五位成员账号的微博、B站粉丝数均超百万。团长贝拉更是在2021年7月16日的生日会直播中,达成了万舰成就,创下了虚拟主播区第一位、B站历史第二位万人舰长的纪录。

        去年12月11日,A-SOUL在B站举办了开播周年庆直播。预热活动的声势堪比流量明星:北上广杭等各大城市的繁华区都点亮了大屏,循环播放五个女孩的宣传视频。直播当天,预约人数超过12万,在B站全程热度保持1000万人气值以上,峰值达到1200万,当晚直播热度登顶全站直播榜。

       

        在短视频平台上,虚拟偶像也已经有了爆火的趋势。去年10月31日万圣夜,一个名叫柳夜熙的虚拟美妆博主发布了第一条抖音视频。随即7天涨粉400万,引发了人们对于虚拟偶像作为KOL的热烈探讨。

        不论是直播、短视频还是官方舞台,虚拟偶像都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里。

商业化初尝试

        从现状看,虚拟偶像产业的商业模式正在被不断尝试。目前大部分虚拟形象的变现渠道还只是直播与品牌合作。

        在B站12周年庆上,CEO陈睿提到,在过去的一年里共有超过32000名虚拟主播在B站开播,同比增长40%,虚拟主播已经成为B站直播领域增长最快的品类。

        B站上开通舰长198/元一个月,连续包月价格也要138元。真金白银的打赏金额比单纯粉丝、弹幕数量要更能体现主播的价值。根据二次元数据平台 vtbs.moe 抓取的数据,过去一年,B站用户针对虚拟偶像的订阅打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50%。

        去年7月16日,A-SOUL的队长贝拉在B站举办了自己的生日会直播,当时A-SOUL全员在B站仅仅直播了半年多,贝拉也只有25万的关注。但就在生日会当晚,大量粉丝涌入直播间疯狂氪金,令贝拉直接达成万舰成就,相当于每25个关注里就有一位粉丝给贝拉充值了舰长。

        据相关网站统计,在近三个小时的直播中贝拉一人就创造了233万礼物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B站上也仅有四名主播达成了万舰成就,虚拟偶像就占了其中两名。千人舰队主播排行榜下,前二位置也被虚拟主播同时牢牢占据。

        在品牌合作上,虚拟偶像也表现出了潜力。

        老牌虚拟偶像洛天依,2020年亮相淘宝直播间带货,观看人数270万,近200万人打赏互动。据参与商家称,一个直播坑位费就要高达90万。而目前普通带货主播的'坑位费一般在几万到几十万,相比之下洛天依已经堪称带货身价顶流——要知道罗永浩直播首秀坑位费都只是60万。

        各大品牌把虚拟偶像视作了金字招牌。肯德基老爷爷摇身一变成为虚拟“酷大叔”,在ins收割137万粉丝的心。

        国内茶饮品牌奈雪的茶推出虚拟形象大使“NAYUKI“,通过虚拟品牌形象开直播宣传产品,据报道72小时斩获GMV 近2个亿,而这相当于奈雪的茶全国门店近一周的销量。

        虚拟偶像的火热也带动了整条产业链的上下游。据了解,一些主打动捕技术、AI技术的科创公司,在2021年集中迎来了一批融资潮。除了字节跳动之外,bilibili、红衫资本、顺位资本等知名资方都争相入局。

        据艾媒咨询预测,2021年中国虚拟偶像的核心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62.2 亿元,带动周边市场规模达到 1074.9 亿元。

       

        各家大厂也纷纷在娱乐之外的领域布局。2021年11月,央视第一个手语AI主播正式亮相。她将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始,全年无休,为听力障碍群体做好报道。动作精确,实时传译加上不用休息,这就是虚拟人物对现实工作最重要的补充。这款登陆央视的虚拟主播,便是由百度智能云的“数字明星运营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万科也把去年的最佳新人奖颁给了首位数字员工崔筱盼。这名虚拟员工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入职”,在系统算法的加持下,她很快学会了如何在流程和数据中发现问题,以远高于人类千百倍的效率在各种应收/逾期提醒及工作异常侦测中大显身手。她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更是达到91.44%。

        虚拟人的市场价值还在被慢慢发掘,各方都在不断尝试他们在商业上新的可能性。

虚拟偶像的现实困境

        虚拟偶像的发展看似顺风顺水,但背后仍然存在一些局限与问题。

        在今年B站举办的一次线下漫展中,A-SOUL的展台人满为患,狂热的粉丝跟着屏幕中的偶像大合唱,甚至发出了“下一站是鸟巢”的呼声。能够登上鸟巢,意味着真正得到了主流的认可。

        然而,在7月17日的乐华家族演唱会里,和王一博、吴宣仪等现实流量明星同台演艺时,A-SOUL却遭到了场下观众“尬”“下去”的嘘声。

        普通观众对于只能在屏幕上载歌载舞的小人似乎并不感冒。A-SOUL粉丝们愤慨,不解,也有些泄气,他们中不少人开始明白被大众看到与被大众认可,依旧存在距离。

       

        不可否认虚拟偶像如今的活跃,但普通观众们对他们的接受度与粉丝转化率如何,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虚拟偶像的制作运营成本要比一般人想象的高出不少。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及业内人士在向36kr采访时透露,国内单支虚拟偶像单曲的制作成本便高达200万元;一场全息虚拟演唱会的成本更是在 2000 万左右。而作为对比,薛之谦曾在节目中透露自己一首单曲制作成本为100万左右;鸟巢体育馆的日租费450万,一场全息虚拟演唱会的钱可以开四天。

        尽管虚拟偶像背后大多有着资本巨头撑腰,如A-SOUL背后的字节跳动、腾讯旗下也有”无限王者团“......但如此昂贵的烧钱模式也造成入局门槛高,商业闭环难的问题。

另外,虚拟偶像就真的不会塌房吗?

        悠哉君(化名)是名职业画师,算是二次元圈子里的老人。他向锌财经表述,现在的虚拟偶像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虚拟背后的那种真实。

        “现实生活这么累,总有需要倾诉压力的出口。身边你能找到每天随时随地可以无话不谈的对象吗?就算有也不好意思说出口。但在虚拟偶像的直播间里,每个人都戴着面具畅所欲言。同时也可以收到真情实感的建议,因为主播说白了也是披着皮套的真人。”

       

        这种虚拟下的真情实感来自于背后的中之人,但只要有人设就会有塌房的可能。

        像悠哉君这类的二次元老人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塌房应该是日本虚拟偶像团体hololive辱华事件。

        2020年九月,hololive旗下vtuber赤井心与桐生可可先后在直播间中将台湾说成是一个国家。随后,B站所有日本虚拟偶像被封禁一个月。

        在后续的道歉中,hololive的态度并不诚恳,甚至一度出现复播“挑衅”。这刺激到了绝大部分中国粉丝,字幕组也纷纷删除稿件并退圈。悠哉君说,当时很多人就是因为这次塌房对虚拟偶像彻底死心,再也没有回坑。

        虚拟偶像除了自己的不当言论会导致人设崩塌,他们还要时刻提防被“扒皮”的塌房风险。一旦面具被撕下,和观众之间的神秘感就将不复存在。反差过大,还就会引起粉丝的抵触。在日本就有不少虚拟少女偶像被扒出背后其实是大叔的例子。

       

        这也引发了另外一种更深的思考:观众是否能够接受中之人的迭代?目前来看这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痛点,也是所有虚拟事物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

        虚拟偶像或许正朝着主流迈进,但还成为不了顶流。破圈程度、成本与塌房都是其不可忽视的问题。至少在现在,还只是诸多簇拥者梦中的电子羊。

虚拟人商业化潜力初显3

        虚拟人成为互联网巨头眼中的香饽饽。

        1月6日,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于近日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字节跳动独家投资,该公司打造了名为“李未可”的AR科技潮牌及同名虚拟IP形象。而在近期的多个跨年晚会上,虚拟人成为全场的瞩目焦点,相关上市公司积极投入这一领域。

        虚拟人走红在业内人士看来并不意外。在技术的迭代推进和互联网巨头的加持下,虚拟人已经在商业舞台中崭露头角。虚拟人有望成为元宇宙产业链版图中最先快速发展并规模创收的产业。有券商机构预测,2030年我国虚拟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多因素助推

        虚拟主持人“小漾”于2022年1月1日在湖南卫视新综艺《你好星期六》中亮相,并与真人组成主持团队。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上,国内顶尖虚拟偶像团体VSinger家族登台表演《卡路里》《普通 Disco》,还原邓丽君形象及音色的虚拟人“邓丽君”与周深同台演唱《小城故事》《漫步人生路》和《大鱼》,东方卫视、哔哩哔哩等亦将虚拟人元素融入跨年晚会。

       

        江苏卫视官微截图

        虚拟人在资本市场也掀起浪花。虚拟人“邓丽君”背后技术提供方数字王国1月3日大涨25%。以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为例,近一周虚拟人相关问题被提及141次。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注意到,虚拟人技术其实并非新鲜事物。20世纪80年代开始,虚拟偶像的概念开始在日本形成,早期的虚拟偶像使用2D、3D动画的形式加以表现。随着CG技术、动作面部捕捉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平台的崛起,虚拟人逐步崭露头角。本次被关注到的虚拟人“邓丽君”其实在2018年就亮相荧屏,而2019年央视网络春晚就引入了虚拟主持人。

        根据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所在团队跟踪调研,近一年来,真正从事于虚拟人的相关产业公司增长了20倍。沈阳表示,虚拟人走红是多种因素所促成的。首先,虚拟人技术不断进步,在有限的演示范围中,已经能够与人进行比较好的交流;其次,元宇宙和虚拟人是不可分割的,元宇宙是虚实共生的空间,必然要引入虚拟人。

        “整个移动互联网成长红利下的创新,带来了这一轮最大的变化。”民生证券通信元宇宙分析师马天诣认为,海外互联网巨头是元宇宙及虚拟人的主要推手。

技术与运营是关键

        2021年以来,伴随“柳夜熙”“AYAYI”等虚拟人的爆红,现象级虚拟人形象带动虚拟人出圈,行业关注度显著提升,商业化潜力初显。

        相关上市公司也开启了“造人”运动。芒果超媒推出了虚拟主持人“YAOYAO”,蓝色光标发布首个数字虚拟人“苏小妹”,浙文互联合资公司推出国风虚拟IP“君若锦”、Z世代虚拟IP“兰-Lan”两位虚拟人物形象。

        上述布局反映了虚拟人两种形态。从功能定义区分,虚拟人主要分为偶像型和实用型,偶像型虚拟人核心在于其背后IP的价值和衍生能力,而实用型虚拟人核心在于技术能力,对建模、驱动、渲染、人工智能等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品牌代言成为偶像型虚拟人最重要的商业变现手段。以AYAYI为例,仅面世半年就已经与娇兰、天猫、安慕希、LV、Bose、保时捷等知名品牌合作。活跃于Ins上的虚拟人网红Lil Miquela在2019年的收入折合人民币大约为7600万元,头部虚拟人的收入可观。

       

        虚拟人AYAYI官微截图

        虚拟偶像走红并非一蹴而就。“虚拟偶像其实和真人明星的模式差不多,一样需要‘人设’打造和运营,参加相应活动提高曝光度。”国内某营销类上市公司人士李敏(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目前接触到的广告主对于虚拟人多数持试水心态,投入金额普遍不大。

        华东某券商传媒互联网分析师黄烁(化名)直言,虚拟偶像的价值短时间内被放大,但长期要看内容端能否补齐,粉丝不会仅对一个面容娇好的虚拟偶像有忠诚度。

        而功能型虚拟人单体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小,但作为元宇宙的基础要素,能够创造非常可观的市场空间。目前,虚拟人主要应用于虚拟新闻主播、电商主播、政务及银行客服等,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劳动力,实现降本增效。

        沈阳表示,目前虚拟人发展尚处于早期,由于成本过高和功能不够全面,超写实风格的虚拟人尚未得到大范围使用。虚拟人发展亟待技术能力和工具的迭代,包括AI能力、动作面部捕捉等。以其团队为案例,制作一个超写实的虚拟人需要半月到一个月时间,耗费至少数十万元,这种门槛是限制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算力也是制约因素。黄烁指出,目前市场上众多的虚拟人是Q版形象,原因就在于算力不够。

        对于虚拟人产业,市场人士形成较一致的共识,认为有望成为元宇宙产业链版图中最先快速发展并规模创收的产业。中信证券认为2030年我国虚拟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前言

        自由是人类一直以来的向往,而在 游戏 内最直观体现自由的 游戏 就是沙盒 游戏 。沙盒一词源自西方。它原指小孩子游玩的一块附有细沙的区域,孩子们可以利用沙盒建造各种东西。因此沙盒一词还隐喻着纯粹与自由。(沙盒现在也更多的适用于心理学,来缓解压力)当下最热门的沙盒 游戏 就是借用了这个比喻。沙盒类 游戏 指的则是一种非线性的虚拟 游戏 ,他与传统线性虚拟 游戏 有着根本的不同,开放式场景,动态世界,随机事件和无缝衔接的大地图才是沙盒 游戏 的主要特征。玩家可以在 游戏 中尽情 探索 ,与各种元素随意互动。而无须去做所谓的既定剧情任务或是被迫进行无法返回的场景互换。与此同时,玩家的种种行为或者是细微的动作都有可能对整个 游戏 世界产生不可逆的影响。这样的 游戏 会给玩家一种真正在玩 游戏 的感受。而不是传统的线性剧情 游戏 牵着玩家走,而被 游戏 “玩”。

        正文

        沙盒 游戏 和传统 游戏 类型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从核心玩法来看,传统虚拟 游戏 中,一般都有着明确的目的,以及围绕这一目的而设计的核心玩法。例如,角色扮演类 游戏 的主要目标可以被设定为PK,社交或者副本,但在每个阶段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提供给玩家,竞技 游戏 的目标被设定通过自身操作和战术等技巧击败对手。而沙盒 游戏 讲究的是“自由度”,即尽量无拘束地与环境发生互动,并没有特定的目标。

        另外,从 游戏 策划角度来看,传统 游戏 的策划需要尽力填充内容,如设计关卡,数值.战斗模式,平衡等. 而沙盒 游戏 的 游戏 策划则需要尽力搭建内容的基础平台,给玩家创造一个能够自由活动的框架。 同时,在沙盒 游戏 中,玩家不再是和有限的道具互动,而是和地图内几乎所有的道具进行交互,这不仅造成 游戏 复杂程度的极大增加,也造成了对引擎技术和技术稳定性需求的加大。

        从整个虚拟 游戏 发展史来看,早期有很多 游戏 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都属于沙盒 游戏 。因为早期的虚拟 游戏 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并没有太多能力为 游戏 架设足够多的系统, 游戏 模式和规则机制,很多 游戏 往往都是只搭建出一个基本的玩法,让玩家在保持一定自由度下进行 游戏 ,这恰恰符合我们今天所说的沙盒类 游戏 的基本特征。那么究竟沙盒 游戏 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沙盒 游戏 的发展 历史 。

        追根溯源,世界上第一款沙盒电子 游戏 出现在1976年。一款名为《巨洞冒险》(ColossalCave Adventure)的 游戏 出现在了当时的计算机平台,《巨洞冒险》是世界上第一款可以保存进度的 游戏 . 游戏 过程中玩家只需在命令行输入“save”,随后自己编写一个文件名即可存档,当需要读取进度时,输入存档文件名便能继续。

        1972年,刚与妻子离婚的威廉克劳瑟开发了一个简单的文本电脑 游戏 ,希望借此来吸引他的两个女儿常回家看看。这位感情生活中的失败者是一名就职于美国BBN公司的电脑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位桌面 游戏 《龙与地下城》的玩家和洞穴探险爱好者。这款冒险 游戏 便以他在洞穴探险的经历为基础,加入了许多幻想成分。1976年,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唐.伍兹(Don Woods)找到克劳瑟,希望能对这款 游戏 进行扩展开发。伍兹将克劳瑟的 游戏 代码扩写了两倍,增加了奇幻小说《魔戒之王》中的精灵,巨魔等内容。两人合作完成的新 游戏 名为《巨洞冒险》,它的商业化版本被移植到多种平台,并对日后的图形冒险 游戏 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由于当时美国大学校园的上机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克劳瑟在程序中设定,“巫师”玩家在存档15分钟后才能重新进入 游戏 ,普通玩家则需要等待45分钟。 他希望玩家可以借保存进度后的间隙出去透透气,同时把电脑让给其他人。 而 游戏 机平台玩家直到十年后才享受到“Save”与“Load”的乐趣。1986年,任天堂的《银河战士》首次采用密码接关的方式,让玩家的以继续 游戏 进度。1987年,《塞尔达传说》借助卡带中的电池,第一次在家用主机上实现了保存进度的功能。

        但《巨洞冒险》并没有主线剧情也没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玩家可以在巨型岩洞中自由行动,因此它被认为是 游戏 史上最早的开放式世界设定的沙盒类 游戏 ,并没有图形界面,它更像日后出现的MUD文字 游戏 。但在当时《巨洞探险》在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上成为热门,很多硅谷极客都为之着迷。在当时有人戏称《巨洞冒险》让电脑业的发展停顿了两个星期。而之后,沙盒 游戏 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开放概念的兴起。

        在街机时代,典型的 游戏 是横板过关和格斗类 游戏 。这些 游戏 都需要尽快打倒对手,但 游戏 设计者逐渐发现有些玩家对这类 游戏 厌倦以后,就开始给 游戏 尽量加入了 探索 的成分。这其中的代表作是1980年的《创世纪:第一黑暗纪元》,而他也被认为是早起RPG开放 游戏 的雏形,玩家可以用第一视角进行相对自由的 探索 。

        1984年的《Elite》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款具有真正意义的沙盒 游戏 ,这也是第一个采用3D网格画面的PC 游戏 。该 游戏 的主要内容就是玩家驾驶一艘新手飞船,在宇宙各处完成委托任务,并与敌人进行战斗。其画面在现在看来也只是由简单的线条和立体色块构成,但这一作品却在当年震惊了 游戏 界。 游戏 中的宇宙是自动随机生成的,其经济系统本身就值得反复研究,而它的3D网格画面则是巨大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Elite》体现了一种空间移动和选择上的自由,它使得 游戏 世界不再是封闭的迷宫,而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宇宙。虽然那时“沙盒类 游戏 ”这一概念还并未明确,这种开放性世界的概念也颇为粗浅,但该作依旧开创了自由玩法的先河,而让玩家的行为来影响的制作理念也成为了后期沙盒类 游戏 制作者的核心追求。

        二,沙盒时代的到来

        在这一阶段,开放世界,自由玩法,鼓励 探索 这些沙盒 游戏 最核心的要素开始逐渐明晰,但这些要素仍是以辅助其他 游戏 核心玩法的形式出现。一种类型是“角色扮演+沙盒”,即 游戏 的主要核心是角色扮演,但同时给予大地图和极大的自由度,这种类型的 游戏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早期比较流行。其中代表作为1985年推出的《塞尔达传说》,《塞尔达传说》是任天堂的畅销作品,销量超过650万,多次入选最伟大 游戏 榜单。这款 游戏 结合了动作,冒险与角色扮演 游戏 的元素,采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并有意识地迫使玩家思考接下来该做什么。

        另一种类型则是“动作+沙盒”,这种类型的 游戏 得益于3D 技术的发展和动作 游戏 兴起的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比较流行,以1996年任天堂发行的《超级马里奥 64》为典型代表。目前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了1100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业界内3D动作 游戏 的标杆。 在《超级马里奥64》中,有很多封闭的小世界,允许玩家进入并随意 探索 。马里奥本身可以做出不同的动作,玩家也可以拿起或移动某些物品,以用来解决谜题。这种自由度高的动作系统,以及和环境能自由度较高发生互动的理念,被认为是沙盒 游戏 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种叫是“模拟养成类+沙盒”,代表作包括《模拟城市》,这款 游戏 是90年代最大一类 游戏 的代表,自由玩法有时也与经营模拟 游戏 相结合,如1990年发布的《铁路大亨》是这种 游戏 的先锋之作。

        三,沙盒作为独立 游戏 品类的出现

        如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有了第一款 游戏 作为先驱,前仆后继的开拓者就会越来越多,从白由玩法类 游戏 的兴起到2000 年年初“沙盒类 游戏 ”这一术语的正式确立,这种自由开放的 游戏 制作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开发者们纷纷开始着眼于 游戏 “自由”的本质,希望摆脱策略或竞技 游戏 等外在的约束因素,把重心放在引导玩家追求休闲开放的乐趣上。

        沙盒 游戏 在这一阶段进入高速发展期,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于,由于技术的发展,运算能力的提高,和地图环境进行相对自由的互动,终于成为一种可能性.自由和开放成为 游戏 的最大卖点,而不是属于某种特定类型的 游戏 ,沙盒 游戏 作为独立的 游戏 品类开始登上 历史 的舞台,沙盒本身形成自成一体的玩法风格。

        2000年开始发售的《模拟人生》系列,是一款以模拟普通人生活为主题的电脑 游戏 ,由EA公司出版。《模拟人生》目前在全球卖出了超过1500万套,是艺电 历史 上最畅销的 游戏 。模拟人生的成功之处在于,引入了智能AI 的概念,NPC 的反应也能够根据环境的改变而做出,这一点大大拓展了玩家和周围环境的互动性。

        《侠盗猎车手3》是2001 年发售的最畅销的 游戏 。该 游戏 的主角是一名罪犯,在一次银行抢劫中被自己女友背叛,为了完成复仇,他需要靠和城市里的黑帮合作,逐步成为城市中的犯罪头子。这款 游戏 竭尽全力为玩家模仿在一座城市中生活的各种要素,像是飚车,对抗警察,做各种黑帮任务,和路人互动,开枪射击等。《侠盗猎车手3》最成功之处在于其打造了一个庞大的3D开放城市,让玩家尽情在里面体会乐趣。

        随着沙盒类 游戏 的发展,开发者们渐渐发现,单机类 游戏 在交流互动上的限制,似乎成为了充分发挥自由 游戏 乐趣的无形屏障。即使 游戏 自由度再高也只是人脑与计算机数据库之间的互动。而网游在社交功能上的优势则使其能通过人与人的互动来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一些具有沙盒雏形的网游作品逐渐开始进入玩家的视野。而欧美人热爱自由冒险的天性也使得他们在网游的自由化之路走在了前面。

        冰岛CCP公司开发的《EVE OL》就是很好的例子。作为硬科幻网游的代表作,《EVE Online》拥有极宏大的宇宙背景与自由度极高的 游戏 模式。玩家可以自主选择成长路线,无论是成为贸易中间者的星际商人,还是成为拥有众多舰队称霸一方的王者,全在于玩家自己。另外,EVE也是一个极强调玩家间合作的 游戏 ,自给自足的 游戏 方式在这里是完全行不通的,而为了保证 游戏 乐趣,开发者还将EVE所有玩家都放在同一个服务器中,因而就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宇宙,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近似真实的生态圈。就玩家自身来说,则是通过由小到大,由点到线的成长过程来展现 游戏 的核心,从而真正体会到成长的感觉与 游戏 的乐趣所在。

        当然,除了EVE之外,还有很多沙盒化或是类沙盒的网游,如《激战2》,《行星边际2》。以及僵尸生存类《DayZ》和有着永久死亡设定的《赛伦王国》等,它们都各自代表了欧美 游戏 开发者们在网游沙盒化道路上的不同尝试。另外,一些出自亚洲 游戏 制作者之手的作品渐渐表现出了对自由理念的追求,如《最终幻想14》和《上古世纪》等,虽然其核心还无法完全摆脱传统 游戏 的线性模式,但其在 游戏 玩法上的丰富与优化,包括对于玩家自由 探索 的 游戏 地图的大范围扩展,以及玩家行为影响整个 游戏 世界变革的设定等都对沙盒类网游的发展与进化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四,大作层出不穷,玩法自我演化

        沙盒 游戏 的全盛时期2015年到来,其特点在于一大批制作精良的沙盒 游戏 呈系列形式出现,成为 游戏 的主流形态,尤其是2015年,更被称为“沙盒年”。沙盒的玩法不断进化,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分支类型,尤其是2011年《我的世界》正式发布,标志着真正创造类型的沙盒 游戏 来临,从此沙盒 游戏 揭开了崭新一幕。 下面介绍几款这一时期的沙盒 游戏 代表作。

        《上古卷轴5》是一款2011年发布的“沙盒+动作角色扮演类” 游戏 。《上古卷轴V》充满了各种非线性的剧情,玩家可以在世界各处的非玩家角色(NPC)处接受任务。 游戏 本身开放的剧情系统可以动态地改变以适应玩家的行动。除了剧情中的任务外, 游戏 中还有无穷多动态生成的随机任务。

        《侠盗猎车手V》是一款2013年发布的“沙盒+动作冒险”类 游戏 。和前作一样,玩家可自由徜徉于开放世界里,和NPC 互动,战斗或者 探索 。《侠盗猎车手V》发行第三天,销售额已超过10亿美元,成为史上销售最快的 娱乐 产品。2015年8月, 销售全平台达到5400万套,成为畅销 游戏 排行榜第四名。

        《H1Z1》是一款2015年1月发行的“沙盒+生存类网游。 游戏 内将背景设定为美国中部的某处,僵尸病毒大规模爆发.玩家在地图某处随机出生后,需要收集资源,建造房屋,与同伴携手并进抵御僵尸.当然,玩家之间也可互相竞争PK。沙盒生存类 游戏 是沙盒 游戏 演化而来的一个重要分支,玩家需要在各种恶劣的条件下生存,这一玩法广受欢迎。

        《巫师3:狂猎》The Witcher 3:Wild Hunt是一款动作角色扮演+沙盒类 游戏 。于2015年5月发行。 游戏 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玩家将扮演一名狩魔猎人,用剑和魔法抵御在奇幻世界中遇到的危险,同时与NPC 进行互动。巫师3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游戏 在6周内售出600万份。

        《辐射4》Fallout 4是一款揉合了沙盒+生存+建筑+角色扮演的 游戏 。于2015年11月发行。 游戏 叙述了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核爆前,主角被送到避难所冰冻。在200年后玩家作为避难所唯一的幸存者重返地表,并向着波士顿市区出发,展开冒险。《辐射4》中玩家能够利用废弃物搭建各式各样的建筑,再加上丰富多彩的剧情分支和庞大的世界观等因素,使其成为2015年沙盒 游戏 的代表作。

        进入2015年后,沙盒 游戏 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各种优秀的沙盒 游戏 层出不穷,但真正将沙盒类 游戏 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或者说让人跌破眼镜的同时大呼原来 游戏 还能这么玩的神作则非《我的世界》莫属。《我的世界》Minecraft是一款沙盒独立 游戏 ,最初由瑞典公司程序员马库斯单独开发,随后由2009年成立的瑞典公司Mojang 开发并发行。2013年,Mojang以25亿美金的价格被微软收购。《我的世界》的问世,标志着纯正意义上沙盒 游戏 的诞生。

        《我的世界》中,玩家诞生在一个完全随机产生的世界地图中,以破坏和重建 游戏 内特有的立方体材料进行 游戏 . 游戏 中的其他特色包括 探索 世界资源,合成物品,建造建筑以及生存探险等。用一个粗浅的比喻就是,《我的世界》相当于电子 游戏 界的乐高玩具。相比之前《我的世界》更符合沙盒 游戏 的称号,玩家可以真正地像堆砌沙子一样,随心所欲地创造道具,改变环境,以及用方块材料建造物品。

        游戏 主要以第一人称进行。核心玩法大多围绕如何利用不同的方块建造物品。而世界主要由像素化风格极强的3D方块组成,不同的方块代表不同的材料,如泥土.石头。 游戏 随机选择要放置的地方,从而进行创造各种矿物,水和树干。玩家可以收集这些方块,并将其放置以完成各种制造。

        《我的世界》模拟了现实的许多场景。 玩家可以找到各种地形,包括平原,高山雪地森林和海洋等。 游戏 中也有昼夜交替,一天为现实世界的 20 分钟。 游戏 中还有多种多样的NPC,包括动物,村民和敌对生物。牛,猪,鸡等非敌对生物,它们可以被猎杀做成食物和制作材料。相反地,在黑暗区域,如洞穴,则会有敌对生物出现,如蜘蛛,骷髅,僵尸等。

        除了建造以外, 游戏 有多种模式。最主要的四种 游戏 模式为生存模式(Survival Mode).创造模式(Creative Mode),冒险模式(Adventure Mode)和旁观者模式(Spectator Mode).

        生存模式中玩家必须维持生命并采集资源打造自己的世界;创造模式中玩家拥有无限的资源并可飞行:冒险模式中玩家可在其他玩家定制的地图中游玩。另外, 游戏 也支持多人联机模式,玩家可以自行搭建服务器,多个玩家之间能够互动,并在一个世界中与对方交流。

        这款将自由发挥到极致的 游戏 ,完全抛开传统 游戏 中的剧情,竞技,升级等元素,既没有任何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也没有华丽的画面或是复杂的系统,玩家在 游戏 中只需要通过“破坏”和“建造”这两种行动,再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就能将一个个像素小方块组合成房屋城堡,甚至是城市,创造出现实中可能或者不可能存在的神奇世界。这种颠覆式的超高自由度玩法,也使得作为独立 游戏 的该作成为了 游戏 界的黑马,不仅登陆各大 游戏 平台,其各版本销量也是久居不下,更被玩家奉为了真正的“自由”神作。

        《我的世界》是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沙盒 游戏 ,同时也是销量最好的 游戏 之一。根据官方的一次统计,截至2016年5月,《我的世界》在全球的销量超过9000万份,总收入超过15亿美元。骄人的成绩使得《我的世界》成为世界 游戏 史上最畅销的PC电子 游戏 。

        而一个经常被问起的问题是:在中国,玩家是不是较西方而言,对开放 探索 类型的 游戏 接受程度较低?我们的答案是中国玩家和西方一样,也对沙盒 游戏 有很高的接受程度。在中国沙盒 游戏 也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时间。20 世纪90年代初期,文字MUD 游戏 给当时的玩家带来了很大的自由度选择。在 游戏 中,玩家可以用文字对 游戏 角色下达指令由于当时处于网络 游戏 的早期,管理员并不以填充内容为主要运营手段,玩家之间的互动和 探索 成为早期MUD 游戏 的主要任务之一。

        1996 年的单机 游戏 《金庸群侠传》普通被认为是早期带有沙盒元素的单机 游戏 。《金庸群侠传》以金庸笔下的十四部武侠小说所改编,玩家可以与部份金庸小说人物共同冒险, 游戏 自由度非常高,地图也是非常开放的,玩家可以选择行善或是作恶,这样 游戏 的剧情走向和最终结局也会很不一样。但进入2000 年以后,随着图形化网络 游戏 的出现,练级,PK,公会,副本,任务等。被“设计”出的玩法成为网络 游戏 的主流。

        玩家开始习惯于跟随 游戏 运营商的指示进行 游戏 。 探索 等需求开始减弱。本身国内的网游研发商也很少涉足沙盒 游戏 ,原因是因为研发成本高昂,并且缺乏研发和运营经验,且商业化模式不清晰等。 在这个阶段自主研发的沙盒 游戏 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研发商的急功近利导致产品的同质化严重,而“自动寻路”式这种国产独有的自动化 游戏 模式的盛行,更使得以“自由”为核心的沙盒类 游戏 得不到重视。

        国内的许多 游戏 玩家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似乎也习惯了线性的 游戏 模式和无脑的自动式玩法。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进步,国内 游戏 产业逐渐步入精细化的发展阶段, 游戏 研发商们开始将目光转向 游戏 品质的提升,以及降低用户流失率上。提高 游戏 乐趣理所当然地成为研发的重要目标,而沙盒类 游戏 ,特别是沙盒类网游这种以高自由度为乐趣的独特 游戏 类型则越发受到关注。 越来越多的国内玩家视野日渐开阔,自主意识也逐渐觉醒,有些玩家开始对国外自由开放式的 游戏 产生了兴趣和期待,甚至会千方百计进驻国外服务器进行率先体验。

        而国内的实力厂商自然也是抓住玩家的这一需求趋向,通过代理的方式将这类 游戏 引入国内,也让国内玩家能够接触到本土化的国外沙盒类作品。与此同时,一些国内 游戏 研发者们也开始发力,纷纷在自研作品中加入沙盒元素或是自由化的玩法。或许这些元素并不成熟,甚至可能只做到了概念上的转变,但对于国内 游戏 米说,却具有着开创性意义,也是为以“自由”为核心的沙盒类 游戏 在国内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想要做出真正与沙盒 游戏 理念完全契合的作品,国产 游戏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语

        沙盒 游戏 从早期的寥寥无几,到后来的饱受争议,再到今天的百花齐放,沙盒 游戏 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今天,或许很多人还是不认可这种 游戏 方式,但自由和 探索 作为虚拟 游戏 永恒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沙盒 游戏 才是未来 游戏 发展的终极形态,我相信,随着 科技 和技术的进步,未来真正意义上的沙盒 游戏 终会到来。

       好了,今天关于“2030年游戏发展到什么程度”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2030年游戏发展到什么程度”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